English

绝不把贫困留给下世纪

1998-10-2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

与富庶的引黄灌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宁夏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,有100多万人曾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,被人称为全国“贫困之冠”。每遇大旱之年,那里的回汉人民不仅衣食无着,连人畜饮水都成为难题,生活极为窘迫。

人民的疾苦牵挂着党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人的心,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宁夏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宁夏贫困山区访贫问苦、调查研究,寻找脱贫良策。为加快那里脱贫致富的步伐,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特别是最近5年,在持续5年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面前,脱贫致富的时代列车仍然驶入了快车道。

宁夏农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人黑保举最近告诉记者:1993年,宁夏尚不足500万人口,竟有贫困人口139.8万人。但自那以后每年都有20多万人脱贫。到1996年,全自治区贫困人口减少到76万。1997年,又有24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,目前贫困人口只剩下52万!

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绩。它不仅会载入史册,也会永远铭记在那些摆脱贫困的群众的心中。那么,这值得大书一笔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?

5年前,宁夏制订了解决干旱带、阴湿地区近100个乡镇、1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“双百扶贫攻坚计划”。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了兴水治旱,以科技为先导,以窖水节灌和农田基本建设、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为重点,扶贫到村到户,全力攻坚的扶贫思路。各级政府为此都加大了投入和扶贫攻坚的力度。

在沟壑纵横的宁夏南部山区,到处摆开与贫困决斗的战场。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,山区群众充分利用“三水”(天上水、地表水、地下水),大力建设“三田”(水浇地、水平梯田、沟坝地),集中机械和人力治山、治沟、种草、种树,硬是在荒山秃岭上新辟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140万亩,治理小流域94处,大大增强了贫瘠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特别令人振奋的是,在长期干旱缺水的地方,建成了集中连片的水浇地,为群众稳固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保证。

与此同时,山区各县立足于本地资源,以种、养、加起步,重点发展投资少、见效快、覆盖面大、经济效益高的种植业、养殖业,现已初步形成了豆类、油料、经果林、药材、养牛、养羊生产基地,建起了淀粉、粉丝、林果产品,肉产品、羊绒、地毯等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。

自治区党委、政府还动员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口支援,包村扶贫。仅1997年就有99个区直行政事业单位,60个中央、区属企业113个地市直属机关单位,10个川区县参与定点扶贫,下派扶贫人员2600多人,包扶314个贫困村,换人不换点,不脱贫不脱钩,自治区主管部门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,对贫困户乡乡造册,村村立档、户户建卡并张榜公布,实行微机联网,所有情况一目了然。在一些贫困县,扶贫工作基本达到了领导精力到户、建档立卡到户、项目覆盖到户、科技推广到户、扶持措施到户。

宁夏的扶贫工作,已逐步从封闭式扶贫向开放式扶贫转变,从单纯依靠政府扶贫向动员全社会扶贫转变,从就地扶贫向异地开发扶贫转变,从救济扶贫向科教扶贫转变,由过去追求产量产值、规模转到提高扶贫综合经济效益上来。

1997年,宁夏8个穷困县人均有粮303公斤,人均纯收入也提高到896元。其中的盐池县已率先脱贫。

目前宁夏还有52万人未摆脱贫困,有关部门计划今年解决30万人脱贫问题,明年解决20万人。

1997年到任的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,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多次深入贫困山区考察,对宁夏的扶贫问题充满了信心。他代表宁夏党委、政府和530万回汉人民庄严承诺:决不把贫困留给下一个世纪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